
大型企業ESG/CSR專案的行銷密技:讓善意被世界看見
揭密企業永續專案如何突破社群演算法限制,從零觸及到媒體爭相報導的實戰策略,讓CSR善舉獲得應有的關注與品牌價值
大型企業ESG/CSR專案的行銷密技
引言
在現代商業環境中,ESG(環境、社會、治理)與CSR(企業社會責任)早已幾乎成為大型企業的標準配備。然而,做了好事如何讓外界看見這份善意,卻始終是行銷部門的一大挑戰。
老話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社群媒體當道的時代,即便再好的善行,如果缺乏有效的傳播,一樣可能乏人問津。身為一位行銷圈的前輩,我深刻體會到:ESG/CSR做得好,還要讓更多人知道,才能真正為品牌加分。
痛點揭露
許多企業投入大量資源推動永續專案,但在沒有自然流量的情況下,往往面臨「做好事卻沒人關注」的困境。這背後最大的原因,是現今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大幅壓低了粉絲專頁貼文的自然觸及率。
實際上,有研究顯示,一個擁有100位粉絲的專頁貼文,若不投放廣告,可能僅有約1人(約1%)會看到。試想,當貼文的貼文觀看次數寥寥、按讚數和留言數掛零時,平台會認定這則內容乏善可陳,進一步降低其曝光機會,形成惡性循環。
對品牌而言,辛苦經營的CSR若長期乏人問津,不僅善意沒有被看見,也錯失了累積品牌信任的良機。
解法剖析
那麼,有沒有辦法打破這種沉默的困局呢?答案是肯定的:透過一些社群數據操作的小技巧,我們可以在專案初期就為貼文注入能見度,進而撬動更大的關注。以下是具體的幾項策略:
擴充粉絲基礎
在專案上線前,先設法提升社群帳號的粉絲數。粉絲基數越大,代表潛在觸及的人數越多。可以透過內部員工號召、跨平台宣傳或預熱活動來吸引關注。
創造初始熱度
貼文發布的剎那,務必要有一波即時的按讚與留言湧現。假如一般大眾尚未開始互動,不妨先邀請同事、親友或合作夥伴幫忙按讚並留言,立即創造積極互動的現象。
當貼文在剛推出時就累積了一定的貼文觀看次數、按讚數與留言數,不但增加其他用戶點擊的意願(人們往往會對已有許多讚的內容更感興趣),更能引起平台演算法的注意。
善用演算法紅利
當系統偵測到貼文發布後短時間內互動熱烈,便會認為這是用戶感興趣的話題。簡單來說,貼文的社群互動率越高,平台就越傾向推送給更多人觀看。
因此,透過刻意營造初期互動,我們能觸發演算法將CSR內容推薦給更廣泛的受眾,突破原本有限的觸及。
爭取媒體關注
當社群討論熱度被炒起來後,傳統媒體和線上媒體也更可能聞風而動。畢竟,一個企業的永續故事若在網路上已經引發大量關注,媒體更樂於報導這樣的正面案例。
💡 想讓企業ESG/CSR專案獲得應有的關注與讚譽?
粉絲大獅專精於企業永續專案的數位傳播策略,幫助您的CSR善舉突破演算法限制,獲得更多曝光機會。 從社群互動數據優化到媒體關注度提升,我們協助企業將真正的善意轉化為品牌價值與社會影響力。 讓做好事的企業被世界看見,創造正向的社會迴響。
換言之,我們透過前面的步驟放大了專案的數位聲量,後續就有機會獲得新聞稿以外的額外曝光。媒體的跟進報導讓善意之舉被更多大眾看見。
案例場景想像
讓我們來想像一個場景:某大型品牌在世界地球日發佈了一支CSR影片,主題關於海洋保育。影片一上線,行銷團隊早已準備好「擴散計畫」。
公司員工和忠實粉絲們在第一時間紛紛轉發影片連結,留言按讚稱讚專案感人。由於短時間內湧入了大量互動,這支影片的貼文觀看次數迅速突破數萬人次,按讚數和留言數持續攀升。
社群平台的演算法隨即判定這是條受歡迎的內容,讓更多原本沒追蹤該品牌的人也看到了這支影片。接著,有媒體注意到這股網路熱度,開始報導XX企業的環保影片在一天內突破十萬觀看,網友們大讚其善舉。品牌善舉的事蹟迅速在網路和媒體上傳開。
在這樣的操作下,最終,CSR專案成功轉化為全公司的榮耀。行銷團隊在後續提案報告中高調呈現這次的亮眼成績,例如影片上線48小時內累積了X萬次觀看、Y萬個按讚。管理階層對此眼前一亮,這些數據也成為日後申報獎項、爭取預算的強力後盾。
透過這場景我們可以看到,適當運用社群數據操作,確實能讓ESG/CSR的善意之舉獲得其應得的舞台,進而轉化為品牌的資產與光環。
心態調整
談到這裡,或許有些同仁心中仍有疑惑:主動去營造這些數據,會不會感覺有點「作弊」?身為過來人,我想給各位一點建議。看過太多企業辛苦做公益卻因宣傳不足而無人知曉,實在可惜。
其實,只要我們的出發點是為了讓真正的善意被看見,適度運用行銷手法並無可厚非。要知道,我們並非捏造事實或欺瞞受眾,而只是幫助優質內容衝破雜訊的屏障,被那些願意共鳴的人發現。
與其說是「灌水」數據,不如說是為善舉搭建擴音器。請記住:這不是作弊,而是幫善意找到應得的舞台。
我們的角色
我們協助行銷團隊預先準備各項漂亮數據,確保您在提案、報告、媒體曝光以及KPI呈現時,都能亮出亮眼的成績單。
我們深信真正有價值的ESG/CSR專案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並願以誠懇踏實的態度運用社群數據的智慧,替您的品牌善意贏得更多掌聲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