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粉絲大獅

Threads行銷入門:品牌如何善用新興社群平台

深度解析Meta全新社群平台Threads的行銷機會與策略,從平台特性、經營技巧到成功案例,完整攻略搶佔新興流量紅利

Threads經營社群平台策略Meta生態系文字社群行銷品牌親和力社群互動新興流量跨平台整合社群紅利內容行銷

Threads 行銷入門:品牌如何善用新興社群平台

Threads 平台簡介與崛起

Threads 是 Meta 於 2023 年中推出的新興文字型社群平台,上線僅 5 天用戶數即突破 1 億,創下史上最快破億的紀錄。推出初期雖曾出現使用率下滑,但在 Meta 生態系的加持下仍迅速累積用戶。一年內,Threads 已在全球聚集龐大社群:截至 2024 年 7 月,全球每月活躍用戶數(MAU)突破 1.75 億人。這樣的成長反映出 Threads 成功搶佔了文字社群的新戰場。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市場對 Threads 展現出異常高的熱情。根據 Similarweb 統計,2024 年 2 ~ 4 月間台灣貢獻了全球約 7.01%的 Threads 網路流量,居世界第二名,僅次於美國的 18.67%。到了下半年,台灣流量佔比進一步提升至約 10.09%,依然穩居全球第二。

Threads平台成長數據

以台灣僅約 2,300 萬人口來看,能佔全球流量一成左右相當驚人。此外,台灣用戶的平均使用時間也名列前茅,高達 10 ~ 11 分鐘,幾乎是美國用戶的兩倍。這些數據顯示台灣年輕族群對 Threads 高度關注,使其成為行銷人不可忽視的新平台。

品牌經營 Threads 的策略

Threads 強調即時的文字交流,用戶傾向隨手分享生活瑣事或對時事的即興看法,許多內容屬於所謂的「廢文」——輕鬆隨性的短文貼文,讓人們甚至能看到明星網紅不加修飾的一面。整體氛圍比 Instagram 更加隨性、接地氣,不需要精心打造華麗的圖片或影片。在這裡,大家討論的重點是文字本身和彼此的即時互動。

Threads平台特色對比

平台機制的獨特優勢

Threads 的平台機制也鼓勵熱絡對話的形成。相較於臉書或 IG,Threads 更容易讓不認識的人也看到你的貼文,大大擴大了討論的觸及範圍。演算法會將貼文推送給非粉絲,用戶在留言區彼此回覆討論非常頻繁,且每則回覆都有獨立串流頁面,方便瀏覽延伸出的對話。

換言之,品牌的每次發文與留言互動都有機會被更多陌生人看到並加入討論,形成一種滾雪球式的社群擴散效果。

內容調性的重新定位

在這樣的環境下,品牌經營 Threads 需要調整內容調性和互動策略。企業無須像經營 IG 那樣強調完美的視覺形象,反而應該以親切、幽默的口吻積極與用戶對話,展現更有人情味的一面。

調查發現,Threads 用戶尤其鍾愛真性情、帶有溫度的內容;若官方帳號一味維持嚴肅正式的語調,往往難以引發共鳴。因此,建議品牌勇於展現生活化的一面,多分享日常小故事、幕後花絮或迷因梗圖,讓粉絲感受到貼近真實的人格魅力,而非冰冷的企業形象。

品牌人格化策略圖

實際操作策略

在實際操作上,企業可以先觀察 Threads 上的熱門話題和語言風格,熟悉生態後再開始發聲。進入平台初期,不妨透過發佈與品牌相關的時事話題、生活趣聞或流行梗來融入討論。

例如遇到流行話題時,巧妙結合品牌觀點發表串文,搭配年輕人熟悉的用語,讓內容看起來不那麼「官方」。同時要特別注重及時互動:對於用戶留言,品牌小編應儘速並機智地回覆,讓粉絲感受到被重視。

許多成功案例顯示,品牌帳號主動在別人的熱門串文下留言互動,往往能提高自身能見度。如 Netflix 或台灣知名茶飲品牌的小編經常「海巡」各大串文,幽默地參與討論,隨時可見他們的活躍身影。這種積極穿梭於社群對話中的做法,不僅為品牌增加曝光,也培養出忠誠且熱情的粉絲群。

跨平台整合策略

此外,善用 Threads 與 Instagram 的跨平台連動也很重要。Threads 帳號註冊時可綁定 Instagram,因此品牌可利用現有 IG 粉絲基礎,將他們引導至 Threads。

例如,可在 IG 限時動態預告 Threads 上的獨家話題或討論,邀請粉絲前往 Threads 參與。透過這種方式串聯兩邊社群,讓 IG 的追隨者成為 Threads 上的第一批粉絲,迅速建立初始聲量。

總之,品牌應將 Threads 視為一個展現親和力、培養口碑的新據點,靈活運用跨平台資源來經營整合的社群版圖。

Threads 行銷優勢與限制

從行銷角度來看,Threads 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若干限制需要品牌留意並調整策略:

主要優勢

高自然觸及

Threads 的演算法相對友好於內容的自然傳播。貼文發出後系統會推薦給非粉絲,用戶只要對內容產生興趣並互動,貼文就有機會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曝光。

事實上,Threads 兼具「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特性:有粉絲基礎的帳號起步流量較高,但只要內容夠優質,小帳號也能一炮而紅。再加上目前沒有任何付費廣告干預,所有觸及都是純粹的自然流量,這讓有創意的內容更容易脫穎而出。

Threads自然觸及機制

互動氛圍濃厚

Threads 現階段沒有廣告與機器人干擾,用戶看到的幾乎都是他人真實發表的內容。由於沒有商業廣告充斥,整體社群互動顯得格外真誠熱絡。

大家來到 Threads 就是為了參與討論、分享觀點,甚至連政治或社會議題都能在這裡理性交流。對品牌而言,這種純粹環境意味著如果內容有趣,便更容易引發用戶真心的回應與分享,互動品質相對較高。

市場紅利機會

特定市場中 Threads 正處於爆發期,例如台灣用戶的高度活躍對品牌是利好消息。台灣不僅貢獻了全球第二高的流量,比例驚人,且用戶平均使用時長超過 10 分鐘。

也就是說,在台灣這塊市場,年輕族群大量湧入 Threads 並投入時間瀏覽,品牌只要抓緊這波熱潮經營,有機會迅速累積聲量。搶先布局 Threads,等於搭上流量紅利的順風車,在競爭對手進場前先建立起與受眾的連結。

主要限制

另一方面,Threads 作為新興平台也有一些限制,品牌需及早因應:

缺乏主題標籤搜尋

目前 Threads 不支援 Hashtag,用戶無法透過標籤搜尋特定內容。與 Twitter 等平台依賴標籤串聯話題的機制不同,在 Threads 上內容的擴散主要靠演算法推薦以及用戶轉發。

如果品牌想針對某主題造勢,在沒有標籤可用的情況下,必須更加依賴粉絲自發分享和留言推廣,這對內容本身的有趣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同時,品牌也可以採取變通策略,例如在貼文文字中善用關鍵字,以增加被演算法抓取推薦的機率。

Threads功能限制圖解

暫無廣告工具

截至目前,Threads 上沒有任何廣告投放管道,也缺乏企業帳號專屬的推廣功能。對行銷人而言,這表示無法透過付費廣告快速觸及特定受眾,一切曝光都得靠內容實力爭取。

短期內品牌需投入更多心力經營有機觸及,例如頻繁發文、互動來累積粉絲。但從好的方面看,沒有廣告競爭的版位也讓一般貼文有更公平的曝光機會。目前 Threads 可說是一塊乾淨的內容試驗田,品牌可專注於提高內容品質來吸引目光。

經營風格與資源挑戰

要在 Threads 上成功經營,品牌可能需要調整固有的社群操作模式。由於平台風格偏非正式與人格化,小編需要有創意並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隨時關注社群動態進行即時互動。

對一些人力資源有限或習慣制式審核流程的企業而言,這是項挑戰。此外,目前 Threads 仍在快速演進中,像是編輯貼文、進階數據分析等功能剛開始推出不久,很多地方不如既有社群平台成熟。

品牌在經營時要有彈性,隨時關注官方新功能發布,並適時調整策略。例如,未來若 Threads 導入廣告或主題標籤功能,行銷作法也需跟著改變。

總的來說,Threads 現階段給了品牌一個絕佳機會去重拾內容與互動本質。儘管有一些限制,但只要針對這些特性調整策略,依然能取得亮眼的經營成效。

品牌 Threads 經營案例分享

為了更具體地說明如何善用 Threads,以下分享幾個國內外品牌的成功案例,看看他們是如何以創新方式和粉絲互動,達到行銷目的的。

Netflix-幽默對話打造粉絲共鳴

全球知名串流影音平台 Netflix 在 Threads 上展現了與粉絲「打成一片」的親和力。他們善用自家豐富的影視內容資源,經常主動發起劇情話題討論、分享幕後花絮,並用幽默詼諧的品牌語言搭配時下流行梗來貼文。

例如某部影集熱播時,Netflix 可能會發一則充滿梗圖的貼文,邀請粉絲談論劇中角色,彷彿讓品牌化身為劇中人物與大家聊天。同時,Netflix 團隊非常積極回覆粉絲留言,以風趣機智的語調參與討論,讓粉絲覺得官方帳號就像朋友一樣親近。

這種結合熱門話題與幽默互動的策略,成功吸引大量用戶參與討論,令 Netflix 在 Threads 上維持高度熱度。

Netflix Threads互動案例

八曜和茶-塑造人格化的親民品牌

台灣連鎖茶飲品牌「八曜和茶」是 Threads 本土經營的佼佼者之一。他們的大膽之處在於放下官方架子,由社群小編創造出一個幽默風趣的角色形象「曜頭」作為品牌代言人格。

在 Threads 上,八曜和茶經常曝光品牌私底下的大小事,例如門市發生的趣聞、新品研發花絮,搭配詼諧用語來貼文。同時,小編對於每則粉絲留言幾乎都有求必應,頻繁且親切地互動。

透過這些舉動,品牌展現出強大的親和力,成功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營造出猶如好友般的親民形象。這種經營方式大受歡迎,不僅贏得粉絲好感,甚至讓八曜和茶的 Threads 追蹤數一度超越其 Instagram 粉絲數,可說是十分亮眼的成績。

COMEBUY-跨品牌互動創造話題

另一家台灣手搖飲品牌 COMEBUY 則展現了別出心裁的社群玩法。某次他們在 Threads 上開了一個玩笑,以不存在的飲品名稱發文釣魚,結果引來其他競爭飲料店的小編前來留言接龍。

品牌之間你來我往的幽默對答,不僅逗樂了大批消費者,也引發許多人共鳴「原來不只我常點錯飲料」。隨著討論熱度攀升,整串留言充滿了創意內梗,大大提高了 COMEBUY 的能見度。這證明善用跨帳號互動與梗話題,能為品牌帶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

茶之魔手-搭載時事引爆流量

茶之魔手則善於結合社會時事來行銷。2024 年 5 月台灣總統就職日之前,他們推出了限量的「國宴珍奶」,宣稱和國宴同款,並在 Threads 上創造專屬標籤邀請消費者分享體驗。

許多用戶紛紛貼文炫耀買到了總統就職國宴同款珍奶,導致 5 月 20 日當天多家門市一度供不應求。此外,茶之魔手的小編還常把自家老闆當作「梗」來吐槽宣傳,這些內容在 Threads 上往往比在其他平台獲得更熱烈的反響,顯示粉絲其實樂於看到品牌幽默自嘲的一面。

透過緊扣重大議題與展現品牌風趣,茶之魔手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目光,也提升了品牌討論熱度。

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文化單位也賣萌

就連傳統的文化機構也能在 Threads 上玩出新高度。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的官方 Threads 帳號,以輕鬆詼諧的口吻貼出互動帖文,邀請網友留言證明自己「果然很有品味」。

出乎意料的是,這則貼文吸引了超過 50 萬次瀏覽,許多網友留言分享自己對南部院區的喜愛。之後小編也緊跟 Threads 的新功能潮流,將館藏文物「玉雙魚盤」圖片透過串文功能進行創意合成,讓宣傳文物的貼文兼具趣味性與話題性。

透過這些努力,故宮南院成功以幽默互動拉近了與年輕世代的距離,在社群上大大提升了親和力和能見度。

故宮南院Threads創新案例

成功經營的共通心法

綜觀以上案例,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通的經營心法:

首先,品牌在 Threads 上採取了更親民風趣的語調,貼文內容緊貼時事並融入流行語彙,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注意。

其次,他們無一不積極與粉絲互動——無論是 Netflix 幽默地回覆粉絲,還是八曜和茶頻繁地與用戶留言拉扯,這種即時對談讓粉絲感受到被重視,進而深化了對品牌的認同感。

再者,巧妙運用創意內容引導粉絲自發參與也是關鍵策略。例如品牌鼓勵用戶創作迷因、分享購買經驗或加入接龍話題,實際上就是在激發 UGC(用戶生產內容),進一步擴大了話題影響力。

最後,不少品牌也把 Threads 作為即時客服或資訊平台,快速回答消費者提問(如產品建議、購買資訊等),藉此提供實時支援並建立可靠形象。許多消費者對於品牌能在 Threads 上秒回留言感到驚喜,這不僅提升了滿意度,甚至提高了轉換率。

Threads成功經營要素

綜合而言,Threads 為品牌提供了一個展示創意和人情味的全新舞台。透過以上這些經驗分享可明白:善用 Threads,品牌可以強化年輕族群中的好感度與忠誠度,打造出有別於以往的溫度形象。

同時,活躍於此還能累積寶貴的口碑資產——當粉絲樂於與品牌在 Threads 上互動並傳播內容時,他們其實也成了品牌的擴音器,幫助口碑迅速擴散。在沒有廣告干擾的環境下,優質內容和真誠互動就是最好的利器。

對行銷人而言,現在正是布局 Threads、打造社群新聲量的好時機,只要經營得當,這股新興社群風潮將為品牌帶來長遠的價值與回報。


🔥 Threads 爆紅時機稍縱即逝!搶佔新平台流量紅利

台灣 Threads 流量佔全球第二!錯過這波新平台紅利,等於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您的品牌是否錯失良機?

❌ 競爭對手已在 Threads 佔據話語權,搶走目標客群注意力

❌ 不懂 Threads 平台特性,把 Instagram 那套搬過來效果慘淡

❌ 缺乏 Threads 內容策略,不知道如何打造病毒式傳播

❌ 錯過新平台早期用戶紅利期,觸及成本越來越高

粉絲大獅 Threads 搶先佈局方案

專業服務內容

  • Threads 平台特性深度分析與定位策略
  • 病毒式內容企劃與話題製造技巧
  • 跨平台整合行銷與流量導引策略
  • Threads KOL 合作媒合與社群經營
  • 即時趨勢追蹤與話題參與策略

搶先優勢

✅ 60 天內建立 Threads 話題影響力

✅ 跨平台粉絲導流增長

✅ 搶佔產業關鍵話題領導地位

限時優惠:現在諮詢即享 200 元免費儲值金!

👉 立即搶佔 Threads 流量先機

Threads行銷未來展望